RCEP引爆东南亚市场

浏览数:10 

 2020年11月15日,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(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,简称RCEP)正式签署。


3月22日,商务部国际司负责人表示,目前,中国已经完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也就是RCEP协定的核准,成为率先批准协定的国家。此外,泰国也已经批准协定。RCEP所有成员国均表示,将在今年年底前批准协定,推动协定于明年1月1日生效。


签署协定的15国共有人口约36亿,占全世界78亿总人口的近一半。15国的经济总量约为27万亿美元,占全球GDP的约三分之一,贸易额也约占全球的三分之一,所以RCEP堪称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、经贸规模最大、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



RCEP成员相互实施关税减让、开放市场准入、取消影响贸易的壁垒、简化海关通关程序等,将进一步降低RCEP区域内的贸易成本,推进贸易便利化,对于区域各国贸易投资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。各成员整体上相互削减约90%税目商品的关税,将激发区域各国贸易投资增长的潜力。


而根据统计,RCEP中,中国制造业占65%,人口占64%,经济体量占55%,远大于RCEP中的其他任何一个国家,这决定了中国在RCEP中有近乎主导的重要地位。RCEP将会围绕中国,进行产业链的分工,这对于中国建立自己的经济体系和国际势力范围非常有利。


对于外贸人来说,具体会有哪些机会值得挖掘呢?


巨大的市场潜力


东盟现有10个成员国按GDP规模排序分别是:印度尼西亚、泰国、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菲律宾、越南、缅甸、柬埔寨、老挝、文莱。各国总人口目前约为6.6亿。如果再加上周边的印度、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,总人口超过25亿,接近中国的两倍,巨大的人口体量也带来了无穷的商机。


普华永道在去年10月初的报告中分析,东盟大多数国家仍然处于经济发展早期阶段,经济基础相对薄弱。随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,当地民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,对各类产品的需求和消费不断增加

目前东盟内部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又可分为三个梯队:


第一梯队:新加坡和文莱


这两个国家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体制,但受限于国土面积和高昂的人工成本,工业体量相对较小,且主要集中在高端制造产业。

第二梯队:马来西亚和泰国


这两个国家的工业基础较为完善,国民受教育程度较高,加上在过去数十年的积累,在某些特定领域已经形成完善的供应链系统,具有较高竞争力。


第三梯队:印度尼西亚、菲律宾、越南、缅甸、柬埔寨和老挝


这一梯队国家的工业基础较为薄弱,国民发展水平较低,但是得益于丰富的劳动力人口和低廉的劳动力价格,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较高竞争力。这些国家被许多外国投资者视为下一个中国,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,经济增长迅速。


在新冠疫情暴发之前,东盟国家的GDP年均增长率多年保持在5%左右,东盟也由此在很长时间内被视为“世界上经济表现最好的地区之一”


但由于新冠“黑天鹅”,2020年东盟6个主要成员国中的印度尼西亚、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菲律宾、泰国等5国都出现了负增长,只有越南“一枝独秀”,保持正增长,但增速也明显减慢,只有2.9%。


不过,各方普遍预期,东盟国家经济将像世界其他地区一样在2021年转向复苏,且势头更为强劲,毕竟当地的基本优势并未改变


产业链分工门槛降低



从我国和东盟国家的产业链分工看,中国相对处于制造业的高端,东盟国家因为拥有人口红利而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有优势。此前,中国在东盟国家已有直接投资,RCEP签署后,低端产业链将加速转移


其中最为受益的将是纺织服装行业。


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,拥有全产业链生产优势,在行业研发、高附加值、快反短交期、复杂产品订单等方面具备优势;另一方面,东南亚海外人力成本优势显著,与欧盟北美市场间关税优势占据先机。


除了纺织服装,以轮胎为代表的塑胶制品行业同样会从RCEP的签署中获益。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轮胎制造国,但我国天然橡胶对外依存度度高达87%左右。随着中国加入RCEP,未来从东南亚地区进口天然橡胶或将真正实现零关税,对我国橡胶轮胎行业而言可谓重大利好。


此外,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RCEP制定了统一的原产地规则,这将降低企业在区域内的投资成本。在国际贸易中,大量产品从制造完成到抵达最终市场的过程中,往往会经过多次跨境交易。原产地规则中的区域累计规则,意味着企业在区域内采购的比例达到40%,该产品就可以被视为区域内原产,从而享受优惠安排。这将激励区域供应链进一步完善和增强,带动区域内贸易和投资的大幅增长。


在中美贸易关系前景不明的情况下,RCEP无疑令中国更有底气。


目前,东盟已经超越了美国和欧盟,上升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。尤其是今年前两个月,我国对东盟出口暴涨43.2%!在RCEP生效后,中国与东盟双方合作必然会有更多亮点。



 
 
在线咨询
 
 
 工作时间
周一至周五 :8:30-17:30
 联系方式
热线:010-88696167
总机:010-88998991